ag凯发旗舰厅 > 常用范文 > 规则玩法

扭曲的规则(通用7篇)-ag凯发旗舰厅

发布时间

扭曲的规则范文 篇一

[关键词] 变截面扭曲梁;现场安装控制点;卸载;

[abstract] a subway station roof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project, arch roof beam, variable cross-section distortion modeling complex, difficult to machining, installation location difficult. based on the beam distor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fic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shape of the installation of control points monitoring on the spot, unloading of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to distort the whole process of variable cross-section box installation are summarized.

[keywords] variation section inclined rib;site coordinate point;unloading;

中图分类号:tu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某地铁工程总长30多公里,跨越宽阔的市区主河道,呈“u”字形,连接河道两岸的迪拜主城区。全线共有20个站,地下部分8个站,地上部分12个站。我司参与了全部地上部分12个站的钢结构制作及其中11车站的安装施工。每个站的钢结构一般由悬臂梁、内部结构和弧形屋面结构组成。

在车站钢结构中,弧形屋面结构外型优美充满创意,其由箱型弧形梁和钢管等组成的异型结构,屋面两端各有一段造型独特的悬挑部分,悬挑距离约为30m,称之为扭曲梁区域。扭曲梁区域

的双向拱形必须与主拱一致,其本身截面自底座部分向上直至顶端,截面不断变化,形成变截面扭曲体,扭曲面板厚达25-35mm,是本工程制作及安装过程中的最大的难点。(见图2)

2. 扭曲梁的现场安装

2.1 扭曲梁底座的安装(按照工厂的编号为ir-8)

复测悬臂梁顶面同底座相接触处的标高、纵横轴线的偏差情况,参照设计标准绘出高差点状图,因此前悬臂梁已有起拱值故而要求以最高点为看齐标准来决定调节垫板厚度,然后放置底座在现场安装时,考虑到扭曲梁底部基于悬臂梁上(见附图16),而悬臂梁在安装时,根据设计的要求,本身存在30mm的预起拱值。在现场地面单节段构件平面几何尺寸复测合格;完成悬臂梁顶面同底座相接触处的标高、纵横轴线的复测;了解实际偏差情况的前提下,结合本工程设计单位对于扭曲梁安装的公差要求,我们最后决定按以下程序对扭曲底座进行安装。

2.1.1 定位扭曲梁底座板:

a) 利用孔距197、孔距103,距中心11871±2的尺寸,并垂直于各轴线,定出底座定位线。

b) 利用孔距150、孔距150并与底座定位线正交,定出e轴中心线。

c) 调整底座板水平度,配以相应的调整垫板,使其达±1mm(见附图3)。

注:为便于描述,上述尺寸取自工程中经设计单位及监理机构审核认可的工作图。

2.1.2 定位ir8段(附图4)

a) 将ir8段底板与底座板贴紧,是否要垫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要求贴紧的两块板e轴中心线、底座定位线相互重合,并应孔同心,螺栓保证通过。然后测量其底板水平度,使其达±1mm。

b) 当牛腿中心线与e轴线出现偏差时,若a点(相对于e轴线上的d点)偏移轴线在10~15mm内,则不进行调整;若a点(相对于e轴线上的d点)偏移超过15mm时,则将扭曲梁整体平行移动,使其达允许偏差范围,同时底板与底座板作扩孔处理。其中,d点坐标由现场用全站仪测出,再与工厂制作时准备的型值表,进行对比调整。

c) 后续节段牛腿如果出现偏差,应在安装圆弧梁时逐段进行纠偏。

d) 如果ir7 ir8检验合格,允许在平台上焊接环缝,但环缝处厂内设置的所有连接板焊前不能割除,待焊缝完成后进行一次性割除,并应检查其焊接变形(见附图5)。

2.2 吊装定位ir5 ir6节段(附图6)

根据制作时所标控制点找出d轴线上牛腿定位中心线,n4、n3、n2、n1(测量控制点)。如果实物上没有相应点,应找出牛腿根部的n3、n4点,并根据ir5上端口参考点型值定位ir5 ir6,做好标记及测量反光片,经接缝口调整后用临时连接板将接缝口拼接,利用全站仪复测n3、n4点,与工厂制作型值表对比调整,将控制点控制在设计公差内。

2.3 吊装定位ir3 ir4节段

根据制作时所标控制点找出在c轴线上牛腿定位中心线(测量控制点cc4,cc3,cc2,cc1),如果在扭曲梁上没有找到相应点,则根据牛腿根部找到cc3,cc4点,利用全站仪测量其(x、y、z)值,配合工厂制作型值表检验其公差范围,如果需要,还可以测量cc1、cc2,检验其是否在公差范围内。

再根据ir3上端口参考点型值定位ir3 ir4节段,调节ir4与ir5接口,并安装接口临时连接板,见附图7。

2.4 同样的方法定位ir1 ir2段(附图8)

2.5 吊装屋面圆弧主梁及其他扭曲梁区域的构件

按轴线d、c、b顺序,将圆弧梁中心与牛腿中心线对齐,安装临时连接件,圆弧梁顶点作为测量控制点。需要与牛腿接口调整的圆弧梁,可将圆弧梁分节调整。

在实际安装过程,由于在构件制作过程中,已经进行了预拼装,并配备了临时连接件。因此在安装时,应用临时连接板对于我们也是已经很重要的定位依据,我们将其作为连接定位节段用。为了保证安装时的精度,端口临时连接板安装均采用了销轴式冲钉进行连接,以确保与预组装时的定位一致。

安装完毕后,对所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对照工厂制作时的型值表及设计规定公差范围,再次确认无误后,对所有连接结合部分进行焊接,并终拧相关框架节点;焊接时严格遵照焊接工艺要求,适时进行动态监测,积累数据经验为下一次的安装做好准备。

2.6 扭曲梁的钢结构卸载

扭曲梁区域的钢结构卸载,其实也就是整个扭曲梁的钢结构支撑框架的卸载。对于扭曲梁来说,由于它是悬挑件,在安装过程中不得不搭建临时支架进行支撑。我们利用机械千斤顶,按对称分布一共设置了8点支撑点(见附图9),分别支撑在构件ir-1,ir-3,ir-5,ir-7上。卸载就是将这8个受力区域,缓慢而又平和地卸去,让扭曲梁由被外力支撑的状态变成完全靠自身结构支撑。对支撑框架的卸载,对扭曲梁本身来说其实就是加载。

为了保证支撑框架缓慢而又平和的卸载,防止卸载时出现集中受力点的情况发生,我们将此过程分为4步。

首先,记录千斤顶顶升端升出长度,按先后顺序,分别降下构件ir-1,ir-3,ir-5下所对应的千斤顶,直至千斤顶顶升端与构件表面完全脱离,在降下千斤顶的过程中,扭曲梁对称2侧需同时进行,然后将此6处千斤顶顶升点回升至构件表面,与构件表面处于轻触状态。上述工作完成后,降下并彻底放开ir-7下所对应的千斤顶以完成对ir-7对对应支撑框架的卸载;

其次,如果先前的步骤,按先后顺序,扭曲梁对称两侧再分别降下构件ir-1,ir-3下所对应的千斤顶,直至千斤顶顶升端与构件表面完全脱离,然后将此4处千斤顶顶升点回升至构件表面,与构件表面处于轻触状态。上述工作完成后,降下并彻底放开ir-5下所对应的千斤顶以完成对ir-5对对应支撑框架的卸载;

再次,扭曲梁对称两侧再分别降下构件ir-1下所对应的千斤顶,直至千斤顶顶升端与构件表面完全脱离,然后将此2处千斤顶顶升点回升至构件表面,与构件表面处于轻触状态。上述工作完成后,降下并彻底放开ir-3下所对应的千斤顶以完成对ir-3对对应支撑框架的卸载;

最后,降下ir-1所对应的千斤顶,再将其反升至构件表面,记录下此时千斤顶顶升段升出长度,与卸载前进行比较,可以得到卸载后的扭曲梁最大沉降值。按设计单位预计,此数值在±45mm之间。

结束语

考虑到工期的因素,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对于一个车站的扭曲梁,我们采用了两台70吨汽车吊,配以两组施工队,在车站屋面两侧同时进行施工,确保在工期规定的165天内完成一个车站的施工。在最多8个车站同时施工情况下,按照流水施工的原理,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使整个地铁工程,共12个地上车站(我司安装了11个车站),从开工准备到制作直至安装完毕,竣工验收,正式移交建设单位,在合同规定的28个月的工期内,攻克了工厂制作和现场安装上的一个个难点,顺利完成,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益,整个工程钢结构总吨位18000多吨,扭曲梁加工制作安装近2000吨,全部达到设计的要求,其中造型复杂的屋面扭曲梁的精良制作和安装的顺利完成得到业主的充分赞赏,为企业赢得了荣誉。

参考文献

《建筑钢结构施工手册》(中国钢结构协会编著)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ws d1.1》(american welding society)

――structure welding code – steel

《aws a3.1》(american welding society)

――structure welding terms and definitions, aws welding

扭曲的规则 篇二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画图单元的内容,是《复制与粘贴图形》一课的后续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翻转、旋转、拉伸与扭曲这四个调整图形的命令,技能学习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从纯技术角度进行教学,学生易产生枯燥感,同时,教材内的范例也过于强调技能训练,缺乏故事性与场景感。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笔者着重考虑突出教学内容的情境设定与学习兴趣的激发,尝试将游戏化学习引入教学。本课的教学设计基于游戏化学习的观点,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利用“大鱼吃小鱼”这一认知度较高的游戏进行情境导入、知识点铺陈以及目标激励,并在拓展练习环节充分利用游戏场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设计时,笔者力求通过游戏情节,让学生心情愉悦地掌握调整图形的新技能,同时利用游戏主线形成自然融合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使用翻转、旋转、拉伸与扭曲调整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根据要求对图形进行翻转、旋转、拉伸与扭曲,利用学得的新知在“画图”中进行“大鱼吃小鱼”游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想象力与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使用翻转、旋转、拉伸与扭曲命令。

难点:理解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命令的参数含义。

教学过程

1.游戏展示,激趣引入

笔者用“画图”展示“大鱼吃小鱼”游戏画面,激趣引入(如右图)。

师:同学们,知道这个游戏吗?怎么玩?

生:“大鱼吃小鱼”游戏。要控制一条鱼不断地吃比它小的鱼,使自己越长越大。

师:小鱼遇到鱼群了。在“画图”里,怎样才能快速画出许多小鱼呢?

生:可用复制、粘贴画出。

师生互动,绘制鱼群。(巩固复制、粘贴操作要领)

师:小鱼见到大鱼会有什么反应呢?它们会往哪个方向逃跑?

生:会逃跑。回头跑,向上跑,向下跑……

师:你们能在“画图”中帮助小鱼逃离危险吗?

设计意图:使用游戏“大鱼吃小鱼”导入,提出“鱼群如何逃离”这一问题,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连续提问,复习巩固复制、粘贴等旧知,同时引入新知。学生对“如何让小鱼逃离危险”这一问题,有着迫切解决的渴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掌握技能、解决问题的动力。但也有学生由于过分关注游戏本身而游离于课堂之外,需及时纠正。

2.依托情境,学习新知

(1)质疑引新――学习“翻转/旋转”命令

师:刚才有同学说小鱼会回头跑,那怎么让它回头跑呢?“翻转”命令就可以帮助它回头跑。(教师选取小鱼,演示“翻转”命令,并板书“翻转”)想一想,“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有什么区别?回头跑该用哪种翻转?谁愿意帮助小鱼回头跑,脱离险境?

学生演示、练习。

师:让小鱼向上或者向下跑。你们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用“旋转”命令完成。

学生尝试利用“旋转”命令让小鱼向上或向下跑。

师:旋转90度、180度、270度分别是怎么转的?

(2)因境设疑――自学“拉伸/扭曲”命令

师:吃了几条小鱼后,鱼儿会慢慢长大,用刚学习的本领能让鱼儿长大么?请仔细搜索菜单,找到能完成任务的命令。

学生讨论,尝试自主探究,寻找ag凯发旗舰厅的解决方案。

师:哪个命令可以让鱼儿长大?是怎么操作的?

学生演示。

师:拉伸命令中的参数、水平与垂直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用手势等方式描述……

师:拉伸命令只能将鱼儿变大吗?还出现了什么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学生提出自己修改参数后的情况,并讨论。

师:哪位同学在探索过程中遇到新情况了?

生:我使用了“扭曲”命令,但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鱼儿变形了。(转播该学生桌面,引导学生思考)

师:哇,看来是吃了小鱼后中毒了,这条鱼儿变形了。(学生哄笑)这位同学的大胆探索值得表扬,但扭曲命令怎样用更合适呢?为什么?

学生尝试用“扭曲”命令让逃窜的小鱼变形。

学生演示探索成果,并讨论、互评。

(3)阶段小结

教师回顾并小结翻转、旋转、拉伸、扭曲操作要点及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巧妙设计“大鱼吃小鱼”游戏故事的层层展开,将知识技能、学习目标逐步抛出,完成新知教学。教师在教学翻转、旋转等重难点时适时暂停,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并通过实践予以求证,培养其科学研究的精神。同时,利用手势、图示、板书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命令参数的含义,化抽象为形象,直观突破难点。通过实践,学生体会到只要敢于尝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探索精神。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个别学生好奇心较强,在实践时输入了非常规数值,导致图形变形扭曲,需要根据具体案例及时比较,引导他们发现规律,掌握方法,防止低效学习的发生。

3.展开游戏,拓展练习

游戏规则:①同桌两人轮流操作“画图”软件,各控制一方(小鱼群或者单独的那条鱼)每次进行一项操作。②可供使用的操作有“选定后移动”“翻转”“旋转”“拉伸”“扭曲”。③鱼只能朝鱼头所指方向移动。小鱼群一方每将2条小鱼移入红色安全圈内,则圈外的小鱼水平与垂直拉伸110%,大鱼每吃掉3条小鱼则水平与垂直拉伸110%。④哪一方个头大就可以吃掉对方,吃净对方鱼者获胜。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小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利用“画图”软件进行“大鱼吃小鱼”游戏。模拟的游戏环节让学生进一步熟练运用新知。本节设计较为“大胆”,充分利用“大鱼吃小鱼”游戏的规则,将新授的四个调整图形的命令融入其中,继续实施游戏化学习,在你来我往的游戏过程中练习操作,做到寓教于乐。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了充分锻炼。

4.自由畅想,总结回顾

师:利用几个简单命令我们就可以玩个小游戏。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款自己的画图小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梳理调整图形的四个命令操作要点与难点。同时,作为发散性延伸,引导学生遐想制作一款自己的画图游戏,提升学习热情,也将游戏化学习的主旨思想贯穿始终,形成自然统一的教学情境。在实际教学中,也引起了学生们更加积极的思考与讨论,实现了较为理想的有效教学。

教学反思

在对有操作难度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枯燥的操作、演示、练习三步曲式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也会成为按说明书操作的过程。教师深刻理解教材,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尝试用玩游戏、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融入情境,始终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完成整节课的学习,达到有效教与主动学的理想效果。

扭曲的规则 篇三

面子文化与破坏规则成常态

最近两起事件引人关注。

一是5月30日财政部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引发市场恐慌性抛盘,导致接连几天两市股票出现大面积跌停的景象,按照“规则”,6月4日有数百支股票应股价异动公告并停牌一小时。结果6月3日深、沪交易所双双临时决定“特赦”:只公告而不停牌。

二是娃哈哈与达能的商标争夺战,三四月开始,几轮pk之后,竟发展成为谩骂与情绪化之战,“楷模”则是宗庆后。就在宗庆后于6月7日辞去与达能合资公司董事长一职时,发出一封长达5400余字的公开信中,讥讽、挑衅之辞随处可见,随后便引发了新一轮的经销商与员工“拥宗讨达秀”。

两起事件的共同点是,将规则放置一旁,“人治”至上。证券监管部门因市场出现“股灾”而临时修改规则,表面上是为了“救世”,实际上加深了中国股市之“政策市”的烙印。娃哈哈事件中,宗庆后屡打民族牌,煽动民众感情,欲通过人为的助推,超越规则,夺回所爱。

在政经体制深入转轨的现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诸多的“规则”,而最缺的,仍然是规则――具有原生性意义的规则。中国本土的规则似乎具有无穷的弹性,小到一些国有背景企业的霸王条款,大到行政部门的出尔反尔,规则在张弛之间变异、扭曲。

规则扭曲的原因有许多种。而面子文化与信仰缺失,则是核心原因之二。东方文化历来面子至上,当规则影响到面子,多数时候会不加犹豫地将规则一脚踢开,比如在物权法草案通过后,各地不少行政部门明目张胆侵蚀民众利益事件仍然层出不穷,广州今年就曾发生“出租车强迫报废事件”,导致众出租司机怨声载道,但苦于哭诉无门,媒体通道也被早早堵死。

信仰缺乏与利益补偿失衡

面子文化与信仰缺失背后,是示范效应与利益补偿失衡在作祟。常有人发问“谁来监管监管者”,因为监管者如果置规则于一旁,势必会引发连锁的示范效应。曾有一朋友对笔者说,自己做生意和炒股十多年以来,很少有遵循游戏规则的时候,因为“没有人相信市场的力量,包括监管者自己”。诚如斯言。相比之下,美国证监会网站上“we are the investor's advocate”(我们是投资者的保护神)的承诺,怎能不令我们脸红?

示范效应下规则的扭曲与失灵,必然伴随着寻租行为的发生。寻租盛行则意味着巨额财富的非理性倾斜。比如地产市场上拿地、新药拿批文等过程中,寻租成功者能迅速实现财富与地位从0到100的飞跃,而这种飞跃,则会给其他原本遵循规则者形成新的示范效应──致富还是要靠“捷径”。说白了,利益分配与补偿机制导致的失衡,是加快规则进一步失灵的又一凶器。

弹性与明紧暗松之殇

应当谨防“炫耀规则人性化”,与“规则监管明紧暗松”两种现象。举个身边的小例子,不少城市打出了“人让车,车让人”的交通提示标题,并赋予其“让出温馨与和谐”诸如此类的诗情画意,甚至吹嘘其为“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暂不论这句自相矛盾的口号是多么令人啼笑皆非,把原本好端端的刚性规则置于危险的境地,却贴上人性化的标签大加炫耀,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原谅。而规则监管明紧暗松现象则是随处可见。拿房地产市场来说,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购买,关于限制外资基金入主的规定等,条令不少,规则甚多,但真正操作起来,红绿灯什么时候亮、为谁亮,则是人说了算,规则近乎遁形。

规则的失灵、寻租的盛行正成为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毒瘤。本来改革的意图是让普通民众享受财富效应,却因规则的异化,本应分得的那杯羹不但可能没拿到,反过来却经常性地为权势者的寻租埋单。与此同时,中国规则的杂乱无章,不但可以被一些国家当作政治筹码所利用,全球商业界也会对这种现状抑或不耻、抑或大加利用。

印花税半夜出台和停牌规则临时改变,或许是在于“警告”qfii中国股市是政策市,投机要小心!但是,即使真有此意图,也太过低估qfii的游击战术和变戏法儿了。而导致宗庆后被迫辞职(表现上是主动)的主因之一,则是达能到瑞典、法国对宗或要求仲裁,或起诉,暂不论结果会如何,想一下,为何达能不在中国国内起诉宗庆后?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说“美国仍将胜出”,其理由是: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都有一套良性的、人人心知肚明的游戏规则,规则给人以预期,于是产生了信任。规则与信任息息相关,规则坏了,信任也就没了。中国亟待强化的是规则的刚性,而不是数量和弹性。

中国社会以及个体,应从托马斯这句话中觅得启发──回归本原,甚至回归死板。

扭曲的规则 篇四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日益密切,那么两国之间是否需要进行货币政策的合作、货币政策合作是否存在收益,以及货币政策合作收益的大小如何,成为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详细的梳理,在总结现有理论成果的同时,给未来研究提供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资本管制;最优资本管制

一、引言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规则及其选择,一直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obstfeld和rogoff(1995)所建立的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newopeneconomicmodel),首次在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框架中讨论了汇率的决定,并成为研究开放经济货币政策问题的基本范式。engel(2015)认为,新凯恩经济学是研究货币政策的有力工具,原因不仅在于引入垄断竞争和价格粘性等扭曲,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干预提供了条件,而且通过家庭效用函数的二阶逼近,能够得到最优货币政策选择的目标函数,从而研究央行最优的货币政策选择。因此,我们将从两个角度对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央行开放经济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和货币政策合作是否存在合作收益。其中,第一个主题研究了当执行泰勒法则时(taylor,1993),央行的货币政策规则是否考虑了汇率波动;第二个主题则探讨,纳什货币政策与合作货币政策,两种不同的货币政策机制,是否会影响社会福利。

二、开放经济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

在obstfeld和rogoff(1995)的经典文献之后,很多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clarida等(2002)建立了两个大国的开放经济模型,虽然他们主要讨论了两国货币政策合作的问题,但是这一模型却为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规则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模型。lubik和schorfheide(2005)在其基础之上内生性的引入了汇率的不完全传递行为,使用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数据进行贝叶斯估计,得到了它们的货币政策规则和经济特征,发现货币政策规则对汇率波动的反应系数很小,所以两国的货币政策部门在制定货币政策规则时,并没有考虑汇率因素的影响。除了两国经济模型,新开放宏观经济学中另一类重要的经济模型是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它将世界看作是一系列小国的集合,任一国家的经济波动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很小。有很多的经济学家在小国开放经济模型的基础上,估计了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的货币政策规则,发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未将汇率波动纳入到货币政策之中,而英国和加拿大则相反。在得到模型的参数估计后,他们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冲击在经济周期的重要性,发现贸易条件对国内经济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adolfson等(2007)在模型中纳入了工资粘性、可变资本利用率、资本调整成本和习惯形成等多种摩擦,以及汇率的不完全传导,估计了欧盟的货币政策。郑挺国、郭辉铭(2012)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规则,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规则也未考虑汇率波动的影响。

三、国家之间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合作

促进国家之间货币政策合作是imf及20国集团的宗旨之一。但国家间货币政策合作存在收益吗?如果存在收益,收益有多大?收益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货币政策合作是否存在收益?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clarida等(2002)在含有价格粘性的两国开放经济模型中,认为存在货币政策合作收益,但是如果我们考虑特殊的情形,即当家庭的风险规避系数为1时,纳什货币政策与合作货币政策的福利效果完全相同。即使经济系统中存在外生的成本冲击,两国之间也不存在货币政策合作收益。obstfeld及rogoff(2002)发现当面临全球性冲击或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取1时,两国货币部门之间并不存在货币政策合作收益;当面临个体冲击且相对风险厌恶系数不为1时,货币政策合作存在收益,但收益很小,可忽略不计。具体而言,当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取2的时候,合作收益的上限为产出的0.019%。benigno和benigno(2003)在带价格粘性和垄断竞争的随机两国开放经济模型中研究了货币政策实施价格稳定性的条件。他们发现当两国所面临的冲击对称时,即冲击在所有时刻所有状态下均相等,复制灵活价格下实际配置的货币政策是约束pareto有效的。如果冲击是非对称的,则当两国经扭曲性税收调整过的垄断扭曲水平相等时,复制灵活价格下实际配置的货币政策是约束pareto有效的。否则,给定两国经扭曲性税收调整过的垄断扭曲水平,当本国商品与外国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等于1或者等于风险厌恶系数的倒数时,复制灵活价格下实际配置的货币政策才是约束pareto有效的。corsetti和pesenti(2001)研究了最优货币政策的国际维度,认为在相互依存的经济中当厂商的价格加成受货币波动影响时,货币政策制定者只维持国内的价格稳定性并不是最优的。这样的政策会增加汇率的波动性,从而使得外国厂商在面临出口目标市场上更大不确定性时索取更高的价格以降低风险。而高的进口价格会降低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最优的货币政策要在降低由垄断引起的扭曲和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之间进行权衡,即最优的货币政策不但要稳定国内厂商在国内市场的加成,还要稳定外国厂商在国内市场的加成。pappa(2004)发现,当本国商品和外国商品之间替代弹性以及家庭的跨期替代弹性取值都在合理区间时,货币政策合作带来的收益最大能够达到家庭稳态消费水平的0.51%。发现当本国和外国商品间替代弹性不为1且该弹性不等于跨期替代弹性时,存在货币政策合作收益,但他们也没有讨论收益大小。此外,货币政策合作能否带来收益还与经济中的其他一些因素有关。sutherland(2002)发现货币政策合作收益取决于金融市场结构。当两国能实现完全风险分担,而且本国商品和外国商品间替代弹性大于1时,合作带来的收益最大;当两国不能实现风险分担时,合作带来的收益几乎为0。canzoneri等(2005)发现合作收益取决于各国部门之间生产率冲击的相关性。liu和pappa(2008)发现贸易结构的巨大差异,将导致合作时的货币政策,通过操纵贸易条件,使之对贸易品部门比重较大的国家有利。通过模型的数值分析,他们也发现货币政策合作收益最高时可达稳态消费的0.62%。

四、结论

本文综述了开放经济货币政策问题的最新进展。从现有文献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都是在不断的发展,而且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去深入研究。例如,当国际资产市场是不完备的,两国家庭无法实现消费风险的完全分担,因此两国的货币政策合作能否改进家庭之间的消费配置,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此同时,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经济学者开始关注金融市场波动,对央行货币政策选择的影响,这也是将来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扭曲的规则范文 篇五

在研究发动机外特性曲线之前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发动机的特性曲线,什么是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曲线以及他们是如何绘制而成的。

当发动机运转的时候,其功率、扭矩和耗油量这三个基本性能指标都会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将这些有规律的变化描绘成曲线,就有了反映发动机特性的曲线图。根据发动机的各种特性曲线,可以全面地判断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反映发动机运行状况常用速度特性曲线。

当汽油机节气门完全开启的速度特性,称为发动机的外特性,它表示发动机所能得到的最大动力性能。从外特性曲线上可以看到发动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以及它们相应的转速和燃料消耗量,汽车产品介绍书上大都采用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图,但一般只标出功率和扭矩曲线。

功率曲线比较陡峭,表示发动机功率随着转速的提高而急剧上升,其峰顶对应的功率数值即为发动机技术参数中标注的最大功率。最大功率越大汽车可能达到的最高车速也越高。

扭矩曲线的两端比较低中间突起并比较平缓。实际上,中间突起部分越高越平缓表示发动机的扭矩特性越好这种发动机的操纵性越好汽车越好驾驭。如果在低速时便拥有较大的扭矩表明汽车的起步性能要好;如果在中高速时才拥有较大扭矩,那它可能是一台高速性能的发动机,在高速行驶时特性较佳。

那么怎样的发动机外特性曲线才能代表发动机性能是较好的呢?发动机扭矩和功率的最大值是两个决定发动机性能的主要参数,扭矩决定汽车的起步、爬坡、超车能力,而功率决定着最高的车速和载重量。让我们看图说话,从汽车的起步、超车和最高车速这三个方面分析。

起步加速能力

拿到一张发动机曲线图,如图1,我们可以看到,扭矩在1000转的时候达到240nm,升至2500转的过程中有一个快速的提升过程,而如果此区间内的斜线倾斜度越大,越光滑,则代表发动机可以用较短的时间达到扭矩的峰值,并且加速平稳线性(即起步加速能力好)。扭矩峰值出现在2500―3000转/分,而此区间正是我们在开车时最常用的转速,因此驾驭起来非常顺手。在实际的驾车当中,随着我们踩第一脚油,汽车克服地面摩擦力,开始起步,随着发动机转速提高,汽车的扭矩会快速提升,一般的发动机在3000转左右来到扭矩峰值,而人们经常提及的“3000转换挡”的惯性操作,实际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保持这个最大的牵引力,通过换挡,使发动机保持在最高扭矩转速附近,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提高车速。

超车能力

在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发动机扭矩输出曲线中有一段“平顶”工况,整体更近似于一个“梯形”。这种图形则代表发动机不仅具有良好的低速大扭输出能力,更凭借峰值扭矩在中高速的持续输出,具备较强的超车加速性能,所以在实际驾驶中,具有此种性能的发动机,高速时提速性能好。

最高车速

扭矩是决定用多长时间可以达到目标,而功率是决定你可以达到多高的目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车可以跑多快,拉多少人。通常在车速提高的这个过程中,功率一直在不断增加,直到发动机转速到达一个特定点,无论再怎么踩油门,车子也开不快了,而这个点所达到的速度就是汽车的最高车速,以图1为例,此发动机的功率具有较高的峰值184千瓦(250马力).并且出现在高转速6300转/分。这“双高”特性决定了匹配此发动机的汽车可以达到较高的时速。而图二的发动机在5700转/分时发动机达到最大功率120kw (163马力),那么装备该发动机的汽车最高车速将不会很高。不过,一般我们判断一款车后劲足不足,最高车速究竟能达到多少时,只需观察它的发动机功率曲线和最大功率值即可,高转速功率越高,代表其动力更充沛,最高车速值也相应会较高。

研究发动机外特性曲线的主要目的是找出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工作时,其动力性能指标和经济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应于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和最低燃油消耗率时的转速,从而可以确定发动机最有利的工作转速范围。

参考文献

[1]王建昕,帅石金。《汽车发动机原理第五版》.2011.3.

扭曲的规则 篇六

由于贸易政策范围的扩大,“传统”贸易政策的戒律也就成了问题。对贸易政策(和其它政策,诸如产业补贴和研究与开发政策)的分析与实施一直是以产品原产地或厂商的原国籍是可以精确地确定为假设前提的。由于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工厂和业务,全球性公司的兴起表明我们对国民收支帐户中投资规模和其它相关项目现行惯例的经济重要性的理解是多么不完整。同样明显的是,对产品原产地和厂商的原国籍必须重新考虑,对不同国家经济的多重联系也必须更详尽筹划。

在传统贸易政策考虑政府应怎样消除扭曲的同时,“战略性”贸易理论寻求鉴别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政府能够通过与厂商有意合作来引起对本国优势的扭曲。除了所有其它的批评之外,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面临着同样基本的异议是阻碍国家使用关税和/或补贴去窜改其贸易项目,它还会因其它国家试着追随类似的政策而招致报复。

现实世界的竞争仅能接近“完全竞争”理论上的水准,在完全竞争中,任何单个厂商活动都不能对价格产生影响。事实上,竞争政策并不在于分析每一个可能的市场结构的效应,而是寻求开发那些能获得和改进经济活动的竞争过程的规则。

竞争当局面临的一个主要困难是怎样区别健康竞争和厂商破坏竞争过程的努力。处理这一问题需要注意厂商行为和市场结构。在定价方面有一个好的例子,强有力的价格竞争和相应的生产者市场份额的重大变化通常出现在高竞争产业——如汽车和计算机产业。但在某些情况下,厂商可能为了将某些或全部竞争对手逐出市场而降低价格,然后,将价格提高到比足以补偿原来放弃的利润更高的水平上。

为了确定这种“掠夺性定价”是否正在出现,竞争当局通常调查这种战略是否能够成功,而这又取决于该市场的可竞争性的大小,即新厂商易于进入该产业,易于为竞销而削减已占市场者的高价,并易于在价格急剧下降时退出市场。同样地,在“垂直制约”(生产者和销售商之间签订协定)的情况下,竞争当局要分析可能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使用一揽子禁令。此外,这种潜在的影响将部分地依赖于诸如销售中的可竞争性程度、对手生产者的规模和数量等市场结构因素。

竞争政策的实施,要求判断许多成功与失败机会相若的情况,这可提高经济效率。在某些情况下,通过鼓励厂商之间的竞争可以提高效率,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当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收益时,更少数量的厂商表现得宽容大度。市场对国际贸易越开放,它们造成的竞争问题就可能越少。更自由的贸易实际上意味着市场的扩大,实际的和潜在竞争对手的增加,每个竞争者都争相求得消费者惠顾。

所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都拥有关于竞争的复杂规则和相关的完备法律制度。这些规则有几个共同特征,它们隐含在那些涉及厂商间一致行动和单个厂商获得垄断地位图谋的基本条款的法律框架之中。一般说来,国内竞争政策中最常见特征是禁止大厂商的完全固定价格、分割市场协定以及反竞争行为,而最大的分歧则是在排除和豁免的性质和数量以及行政和政治处理自由的程度方面。在过去十年中出现的明显的政治集中性,部分地是由于广泛地转向更加市场导向的政策,部分地是由于国民经济日益开放。这种集中性明显地表现在国家垄断的解体和面对全球性竞争而放松了对合作投资和合并的限制两个方面。

政策目标的摩擦

虽然贸易政策和竞争政策具有相同的总目标,但从理论上说,它们在导向上却有两个主要区别。首先,更广泛的目标在贸易理论中更为流行。结果,在实践中竞争,政策更多注重消费者之所想,而贸易政策则更偏重于生产者利益。其次,贸易政策在制衡其它国家的政策时有更显著的抵销作用,例如,贸易限制措施可以用来作为从其它国家获得让步的谈判筹码,或用作对它们不尊重国际义务的惩罚。

为什么贸易政策似乎比竞争政策追求更多样化的目标?一种主要解释是干预主义者/保护主义者措施是一种支持国内集团的政治上便利的方式,但它们转移调整负担给外国人,而对国内经济的成本却是分散的,几乎是看不见的且不能在公共预算上反映出来。怀有特殊利益的院外游说集团在那些没有有约束力国际规则的领域更加有效,因此偏好“自愿”出口限制措施;相反,赞同多边规则的一个论点是它们使政府免受国内的游说。此外,由于贸易措施对其它国家产生直接(但最终不一定必然有效)的影响,它还偶尔用作对外政策的工具。因此,为实现某种非经济目标,贸易措施比竞争措施更加便利和有利。

政府单纯为了完全自由贸易的理由而采取贸易措施的情况并不存在,没有保护贸易完全自由的多边规则,因此,常常出现新的贸易限制措施以取代那些在以前贸易谈判中取消了的贸易限制措施。并且,一些国家会偶然用其影响去帮助自己的厂商获得市场份额——即使要付出效率代价——因为它们希望从更多的出口中获益。但一些国家也相信它们不得不采取单边行动以抵销其它国家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或迫使它们清除这些壁垒。因此,由于现实世界中的商业交易不是在力量相等的国家之间进行,小国的权利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还因为小国关注外国限制措施对本国厂商竞争力的影响,贸易政策比竞争政策有更广泛的议程。简单地说,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制度上看,由于世界经济并不是完全一体化的,贸易政策承担着这些额外角色的压力。

但这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贸易当局经常求助具有反竞争效应的措施。从理论上说,在特殊情况下,某些措施即使是反竞争的,它们对单个政府可能是最优的政策。例如,可能引起争议的是,针对占优势的外国厂商的“最优”政策是建立相应的国内企业作其对手。但在实践中令人困惑的是,扭曲竞争的流行措施却被用来提高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或尽可能使生产者盈余和消费者得利数额最大化。这些措施会因为屈于生产者的协同压力而比作为提高社会福利适当步骤而更可能被采用。总之,这些措施对竞争的影响会因为贸易政策所关心的是国内厂商的状况而不是市场的状况而被忽视。

冲突的深层根源

竞争政策的社会、政治和其它非竞争目标不在于它做什么,而在于它不做什么。受管制产业(如公用事业)、运输、金融和专业服务常常免受竞争政策的约束,也不受政府贸易协定的约束。当各国间的管制规则和所给的豁免不同时,贸易、投资和其它跨越国界的交易就会产生商业冲突。例如,拥有特殊税收特权的国有厂商的存在,可能会使来自其它国家的私营厂商难以与之平等竞争。此外,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程度地允许管理当局抵制不受欢迎的投资的规则,从而引导着跨国界投资的数量和方向。

这类例子常常在贸易官员解释他们对市场准入的关注时被引用。跨国界交易(包括直接投资)可能比对外国厂商或产品没有法令限制和在市场进入方面没有违背竞争政策的私人障碍更费力和困难。这就是为什么贸易官员要对市场准入和市场进入作出区别之所在。

当市场准入存在问题时,商业冲突也会由于产业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它们免受所觉察到的,或声称的不公平竞争而产生。当保护在法律上行不通(或不能由国内法律或国际条约所提供)时,受到压力的政府一个可能的选择就是对外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它改变政策。

深层摩擦还会由于竞争当局只考虑外国竞争对本国市场的影响,而没有充分考虑其决策对外国市场的影响而产生。实际上,这些外在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出口或进口卡特尔可能不受水平协议的正常约束,其它影响市场的反竞争的水平协议可能被忽视或被排除在竞争政策的范围之外,国内厂商可能不允许同那些来自有大量贸易壁垒的市场的外国厂商进行合作。

暗中的惯例和边界贸易壁垒不是唯一的竞争扭曲。歧视有优势的国内厂商的国内政策也扭曲竞争,如果不是在国内,至少在国家之间是这样。这里又有不同的政策分割,管制产业的许多领域和多种形式的政府援助都在竞争政策的范围之外。

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在诸如补贴、技术壁垒和欧共体开放管制产业新措施的复杂性等问题上的一系列观点表明,当产业是由少数厂商所操纵,当这些产业的一部分是国有或国家控制的,当市场进入和市场行为是被管制的,以及当一些国内厂商获得广泛的公众支持时,消除对贸易和竞争的扭曲是困难的。对贸易和竞争扭曲的最终消除需要:

·撤销所有的贸易壁垒

·通过审查贸易活动的经济影响来减少对高效生产者的偏见

·强化范围和豁免相当类似的适宜竞争规则

·规范有关产业、技术、技术标准的国内政策和政府行为规则(如公共采购规则)

·建立范规当一国经济状况需要时部分废除正常竞争规则授权的程序

在缺乏全球竞争权威的情况下,取消贸易障碍的努力应相应建立磋商和协调机制以消除竞争规则间相互矛盾解释的差异。竞争和贸易中的磋商和合作已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取得进展,由于没有有约束力的多边竞争规则,这种机制最初仅能充当更系统和有组织地讨论争端和理解国家间差异的论坛。如果它产生有约束力的后果,它将会逐渐地建立在共同规则的基础之上。

走向协调步骤

这里有三个步骤能够消除贸易和竞争政策冲突的影响。从概念上(但不一定是政治上)说,最容易实施的解决措施是改革现存的贸易管制,以使其反竞争效应最小化。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之一是将现存的贸易限制措施转换成关税。贸易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承诺不采取贸易管理措施(即使是“自愿的”管理措施)。另一个途径是使对贸易措施的经济总体影响的定期审查制度化。贸易措施的改革应相应取消进出口卡特尔从竞争法律和其它相关条款的调整获得的豁免。

第二个步骤是相当困难的,它要求取消现存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扭曲贸易的国内政策(如补贴,优惠的公共采购,实行不一致的技术标准)建立有约束力的规则和坚持强化反对合谋和垄断性行为的竞争规则——以及这些强化措施应尽可能透明并不受当时的政治问题的影响。

第三个也是最困难的一个措施是处理结构性/制度性差异和扭曲贸易与投资的竞争规则相互冲突的解释。结构性和制度性差异的例子是在合伙兼并和接管、产业的国家所有、合法垄断和管制产业等方面不一致的国内规则和政策。竞争规则相互冲突的解释和应用的例子是对合营厂商、跨国合并的审查以及对谋求效率的合谋事件或限制国际贸易的垄断化行为给予豁免。因此,这第三个措施可能是从逐步统一(比如相同的解释和应用)与多边磋商与合作相联系的关键条款(如在合谋方面)开始,然后逐步演变为采用共同规则和建立一个有约束力的解决争端的机制。

* * *

贸易理论表明——贸易自由化的经验也证明,贸易扭曲最终完全消除仅能通过多边合作来实现。一种国际协定会产生权利、义务以及对潜在收益、成本和对手行为的预期。由于预期决不会完全相同,关于规则解释的分歧必然产生。争端解决机制的目的首先是解决相互冲突的解释和建立对这一制度的信心。不能解决其内在争端的制度不仅可能遗留不受约束力的扭曲问题,还会最终使其成员将它看得无足轻重。

注释:

扭曲的规则 篇七

gdp对于基层政府有两层意义:政治意义上的晋升机会;经济意义上的财政收入。gdp锦标赛之所以能发生,就是因为目标单一、评估体系简单,无论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都容易掌握游戏规则。

不过近年来,gdp锦标赛的负面后果开始显现,比如环境恶化、食品安全和地方政府债务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周黎安教授认为,gdp锦标赛带来的扭曲是由三个原因导致的:第一,单一的gdp指标无法显示居民偏好的多样性;第二,多任务下的激励扭曲,在晋升激励下的地方官员只关注那些能被考核的指标,而对那些不在考核范围或者不易测度的后果不予重视;第三,晋升博弈下的软预算约束问题,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就是对此的集中体现。

早在2011年就有学者认为中国正进入gdp锦标赛下半场。前半场已经发展得差不多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可能从比赛中逐渐退出,更加重视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民生问题;但中西部落后地区不会从gdp的锦标赛中退出,仍在强调增加投入。

将诸多问题都归结于gdp可能并不客观,但到目前,在衡量经济发展,甚至社会发展方面都没有比gdp更全面、更简单也更科学的指标。gdp不是一切,但的确道出了重要信息。

至于中国的gdp锦标赛为何会产生这么多问题?在我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gdp锦标赛的比赛规则不够公正:环保执法不够严格下,企业当然有违规的冲动;财政预算软预算和任期制下,行政长官会有各种激励在当期做大产值而把问题留给后任。

从这个意义而言,要解决gdp锦标赛所带来的问题,关键是要完善比赛规则。以陆铭教授所提出的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负债过重为例,地方政府之所以能成功举债,很重要的原因是金融市场和地方政府没有认真对待《担保法》中有关“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的规定,各方都在下注赌中央政府不会任凭地方政府陷入破产境地。

如果这个结论成立,在短期内无法完成由民众投票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那么gdp考核可能还是我们这个单一制国家中所不得不采用的办法。至于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扭曲,可能需要通过完善比赛规则来完成。前不久,中组部发文指出“选人用人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同时还要强化任期内举债情况考核、审计和责任追究,防止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这就是对gdp比赛规则的完善。从这个意义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地方竞争锦标赛才刚刚开始。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7篇《扭曲的规则》,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热点范文

最新范文

369 65238
网站地图